中山创客空间微信服务号

中山创客空间服务号
马拉 | 每一个豹纹都是对时代的赞美 转载
2023-03-11 01:36/   香山文学/   567/   0 /   0

每一个豹纹都是对时代的赞美

 马拉

 


读到黄祖悦老师的《热土》,我有些感慨。一个人要怎么热爱一片土地,才会愿意为它写下那么多用心用力的文字?按当下风气看来,报告文学并不是众人瞩目的文体,相比小说和散文,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,客观来说要低一些。和诗歌相比,在文学气质上有着天然的分野。相当一段时间以来,报告文学在文体鄙视链中处于最底层。这不光是文学性的原因,还因为报告文学与现实的密切牵连。小说的虚构乃是天生正义,散文中适度的虚构也是可以接受的,报告文学容不得一丝虚构,真实可以说是其最后的体面。在真实的基础上创作,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。有些敏感的写作者意识到,对报告文学作家来说,题材大于写法。这里带来了一个自然的问题,重大有价值的题材总是有限的,也要站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去把握。如果不具备这些优越条件,如何写好报告文学?我以为《热土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。


人即使具有肉眼可见的普遍性,而个人微妙的独特之处仍构成了其最为动人的部分,可以是眼睛,也可以是鼻子,当然也可以是微笑或一声叹息。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,如果他能画出处处美艳不可方物的美人,固然让人赞叹他的绝技。如果不能,他只会画出世上独一无二的手,他何尝不是难得一见的高人。《热土》在我看来正是如此。黄祖悦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描绘中山这座城市的整体面貌,她抽取了一些值得着墨的细节,一些人事。可以说,它们就像一双双眼睛,一只只手,在这些美好的局部中,不仅表现了中山风物中山气质,更体现了黄祖悦独到的匠心。她有着敏感的题材意识。在《魂脉》这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,她着眼于三乡之变,将历史与文化做了巧妙的结合。中山温泉和罗三妹山也许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,但霍英东、何鸿燊却是分量足够的名人,更不要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。一旦“不走回头路”这句醒世名言和这座山发生了关系,它的重要性自然就在了。《陋室铭》有言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,道理是一样的。再比如说,中山的红木家具、灯饰在全国也是有名的,如何写深写透,写什么,这是值得思考的。面对这类题材,很容易犯错误,写得缺乏个性,千人一面。那个独到的点怎么找到?考验着作家的功力。通常我们会给出方案,陌生化处理。何谓陌生化?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句话当然没问题。真正的问题在于,谁熟悉?报告文学不是给写作对象看的,而是给渴望了解写作对象的读者。黄祖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她在处理这类题材时毫不回避常规性的介绍——这对业外人士来说,依然是陌生知识。同时,她也极注重突出中山红木家具、灯饰的个性特色,这对业内人士来说也有相当的吸引力。更让人注目的是,黄祖悦在写这类题材时有着清醒的历史意识,既讲清了来路,也讲清了去向。这也是她比普通的报告文学家高出一筹的重要原因。在《热土》这本浓墨重彩的大书中,黄祖悦用一双沉静的眼睛关注着中山经济文化的发展,历史的变迁,更看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。她的笔下有老党员、艺术家、法官、企业家等等。一旦落笔到人,读者明显可以感受到黄祖悦的笔触变得更加细腻,充满柔情。武断地说一句,《热土》这本书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那些写人的篇章中。她写伍青花法官、向晓东法官那两篇尤其动人。


报告文学的难,还难在材料。没有深入的采访,细致的调查研究,必定写得浮光掠影。寻找材料是一方面,辨析获得的材料更是考验着作家的判断力。从《热土》这本书看,黄祖悦在材料上花了大功夫。也正是如此,她这本书写得坚实可信,经得起推敲和考验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题材的原因,黄祖悦的写作涉及多个不同的行业,比如红木家具、家电、灯饰、冶金、收藏、书画等。要写好这些,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算是基本功,起码要做到不说外行话。这都需要学习。可以想象,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黄祖悦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。《热土》的出版,对黄祖悦来说是一个暂时的总结。对读者来说,应该为她踏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敬意。


热土


黄祖悦 著    团结出版社


—END—

作者简介马拉,1978年生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余零图残卷》等1978年生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余零图残卷》等五部,中短篇小说集《广州美人》等三部,诗集《安静的先生》。


标签: 香山文学  中山作家
推荐文章